欢迎您来到:金兰园林景观雕塑公司官方网站!
设计施工一体化,让客户省心、省时、省钱。
13253346677
位置:首页>新闻中心
来源:admin发布时间:2025/10/1 16:10:50
在祖国北疆的呼伦贝尔,一座承载法治精神与地域文化的艺术丰碑近日落成。金兰园林景观有限公司受委托,为其大厅照壁精心设计制作了正反两面浮雕文化墙。单幅长 7.5 米、高 2.5 米的宏大气势,结合手工泥塑、玻璃钢翻制及仿铜效果处理工艺,使浮雕既具历史厚重感,又彰显现代司法的人文温度,成为法院文化建设的标志性作品。
法院大厅正面浮雕:法脉传承与地域精神的立体叙事
正面浮雕以 “尚法、厚德、明辨、纳新” 为核心,将法治符号与呼伦贝尔民族特色有机融合。中央位置,庄严的法徽镶嵌于抽象化的阳光纹路中,象征司法之光普照草原大地。法徽下方,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徐徐展开:身着民族服饰的工人赶着麋鹿拉雪爬犁,既是对当地狩猎文化与生产方式的艺术再现,也寓意司法工作深深扎根于人民生活的土壤。
左侧浮雕以长城、华表等中华文明符号为基底,叠加我国现行法律文本、警钟与雪花图案。长城的蜿蜒肌理象征法治的坚实根基,警钟警示司法工作者坚守公平正义底线,而雪花则暗合呼伦贝尔冰雪之乡的地域特征。右侧则以鼎(铸刑书于鼎)体现我国司法文化的悠久,串联独角兽(獬豸)、钺、法槌等传统法律符号,辅以鄂温克族特色民居 “撮罗子” 与雪极标志,背景的雪乡雪景进一步强化地域辨识度。整幅画面虚实相生,既展现中华法治文明的历史纵深,又凸显民族地区司法实践的独特价值。
法院大厅背面浮雕:青莲意象绘就廉政底色
背面浮雕以一幅清雅的《青莲图》为主体,墨色渲染的荷叶间,荷花亭亭玉立,与周敦颐《爱莲说》的鎏金铭文相得益彰。“出淤泥而不染” 的文化意象,既是对法官职业操守的生动诠释,也呼应了法院廉政建设的核心诉求。相较于正面的恢弘叙事,背面以传统水墨的写意手法,营造出宁静致远的文化氛围,形成 “刚与柔”“显与隐” 的视觉与精神双重对话,使整个照壁在功能上兼具仪式感与教化意义。
匠心雕琢:从设计到落地的全流程协同
项目的顺利推进,得益于金兰设计团队与委托方郭总的深度协作。在设计阶段,双方围绕 “如何让法治精神与地域文化共生” 展开多轮研讨,郭总结合法院工作实际,对浮雕的符号选取、构图比例提出建设性意见,确保艺术表达与功能需求的统一。考虑到呼伦贝尔地处偏远,运输与安装面临挑战,郭总全程协调资源,为施工团队提供细致周到的支持,保障了现场拼接与仿铜效果处理的精准呈现。最终,浮雕以精湛的工艺与深刻的文化内涵,赢得院方高度认可,成为法院大厅 “第一眼” 的文化名片。
文化赋能:打造司法为民的精神窗口
作为群众接触法院的重要空间,这幅浮雕文化墙不仅是艺术作品,更是法治教育的立体教材。正面的民族元素拉近了司法与群众的距离,背面的廉政主题则时刻提醒干警坚守初心。正如最高人民法院在文化建设中强调的 “让法治精神可见可感”,金兰园林景观通过具象化的艺术语言,将抽象的司法理念转化为可触摸的文化符号,为呼伦贝尔法院构建了兼具地域特色与时代精神的文化标识。
此次合作,既是金兰园林景观在公共艺术领域的又一次突破,也为民族地区法院文化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范本。随着浮雕文化墙的启用,呼伦贝尔法院正以更富亲和力与感染力的方式,向社会传递法治信仰,让公平正义的理念如草原上的阳光,温暖每一位群众的心田。
上一页:古镇文化浮雕定制 18米巨型浮雕照壁文化墙再现三千年历史文脉
下一页:没有了
13253346677
©2020 金兰园林景观雕塑公司 备案号:豫ICP备20008844号-4 【免责声明】